一次托举,一场守护:临沂市人民医院产科争分夺秒打赢“脐带脱垂”生命保卫战
临沂在线讯(胡志鲁 赵洪珍)在产科急症中,脐带脱垂被称为“胎儿的致命杀手”。一旦发生,若未在短时间内紧急救治,胎儿死亡率高达40%。近日,临沂市人民医院产科凭借高水平的救治能力与高效的多学科协作, 成功救治一名脐带脱垂产妇,赢得产妇及家属的高度赞誉。
生死时速,启动绿色通道

值班医护人员推床前往手术室
10月17日23时18分,一名孕妇由急诊120平车推入产科二病区检查室。值班医生赵洪珍和曹胜涵迅速查看产妇,询问病史得知孕妇杨女士为孕36周多、胎膜早破,彩超提示为横位。由于横位胎膜早破极易发生脐带脱垂,医生们高度警惕,立即给予胎心监护,紧急办理住院,完善检查,并通知手术室做好急诊手术准备。
跪姿托举,托起生命希望
23时34分,胎心监护声音突然变慢,胎心率骤降至80-90次/分。值班医生赵洪珍迅速判断:“胎心慢,考虑脐带脱垂,赶快来帮忙!”她立即跳上床进行检查,于宫颈口触及脐带搏动,随即上推胎儿及脐带,缓解压迫。时间就是生命,一场与时间的赛跑就此展开。
曹胜涵医师立即联系手术室启动急症手术,并汇报上级医师王长秀副主任医师。值班护士王雪、张敏迅速协助联系手术电梯、转运产妇,开启绿色通道。同时,麻醉医师、手术室护士、新生儿科医师迅速就位,严阵以待。
环环相扣,七分钟完成生命接力

值班医师赵洪珍跪平车上托举胎儿前往手术室
转运途中,赵洪珍医生跪在平车上,持续托举胎儿,减轻脐带压力;曹胜涵医师与张敏护士推着平车,疾步奔向手术室。手术中心早已做好准备,王长秀副主任医师立即为杨女士实施紧急剖宫产术。
从发现脐带脱垂到新生儿出生,仅用时7分钟。23时41分,在团队的密切协作下,胎儿顺利娩出。新生儿第一声啼哭响彻手术室,所有人悬着的心终于落下。新生儿1分钟Apgar评分9分,因早产转至新生儿科,并于10月21日顺利出院。
医者担当,赢得家属赞誉

“是你们救了我的孩子,谢谢你们一直托着他……”产妇家属在术后激动地表示。从迅速判断到跪姿托举,从多科协作到7分钟完成抢救,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医护人员的专业与担当。一面锦旗,一句感谢,传递的不仅是家属的信任,更是对医院应急能力和团队协作的高度认可。
作为省级区域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临沂市人民医院产科始终将“守护母婴安全”放在首位,依托多学科协作(MDT)优势,常态化开展应急演练,持续提升团队应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与协同救治能力。此次成功抢救,正是医院在危重孕产妇救治领域综合实力的生动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