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中心

临沂市人民医院普外科医学中心副主任、血管外科主任李玉斌:深耕血管外科 勇担健康使命

2025-11-05

      临沂在线讯(刘树业 周凯静

      编者按

      医道传承,薪火相继。在临沂市人民医院发展的新征程上,涌现出一批兼具专业深度、管理智慧和创新活力的青年科主任——他们扎根临床一线,以精湛医术守护患者健康;他们深耕学科建设,用创新思维为科室发展谋篇布局;他们传承医者初心,在科研、教学与服务中展现责任担当。

      为有效发挥先进典型示范效应,前期医院开展了首届优秀青年科主任选树工作,经综合评定,最终选拔出10名杰出代表。让我们一同了解这些医务工作者,聚焦他们的奋斗故事和职业风采。

      从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的求学者,到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的博士;从初入临床的青年医师,到带领团队突破多项技术的血管外科主任——李玉斌用16年时间,在血管外科领域走出一条扎实的道路。

      深耕医术,用精准技术破解血管难题

      从事血管外科临床工作16年来,他始终扎根一线,对下肢静脉曲张、急慢性下肢深静脉血栓、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腹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血管瘤及血管畸形等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病症有着深入研究,尤其擅长微创与介入治疗技术。

      翻开他的临床“成绩单”,个人年门诊量达2160人次、年手术量600余人次;从常规静脉曲张微创治疗到复杂的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每台手术都凝聚着他对精准的追求;多次参与急危重症救治——为腹主动脉瘤合并腹主动脉栓塞患者打通“生命通道”,成功抢救肺栓塞心搏骤停患者……他均用过硬技术将患者从生死边缘拉回。为进一步提升技术水平,2024年李玉斌以访问学者身份赴日本宇治德州会病院交流学习,重点研习TEVAR(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EVAR(腹主动脉腔内修复术)等手术的标准化流程与操作技巧,借鉴超声替代DSA造影保护肾功能、术中超声减少并发症等经验,不断优化临床方案。

      强化管理,锐意创新引领学科发展

      作为科室主任,李玉斌重视发挥团队的力量。他学习国内外先进管理经验,结合科室实际,积极探索科学高效的管理模式,以管理促发展。他率领科室团队在全市开展多项新技术、新项目,填补技术空白,如髂静脉压迫综合征介入治疗、下肢静脉曲张腔内射频闭合术、内脏分支血管腔内修复重建术等。他高度重视团队建设,定期组织科室内部病例讨论和技术交流会,鼓励医护人员分享经验心得,促进整体业务能力提升。他关注每一位成员的职业发展,为医护人员争取外出学习进修、科研创新的机会。在科室的努力下,血管外科获评国家卫健委外周血管介入建设中心、山东省外周血管介入诊疗培训基地。

      培育人才,薪火相传积蓄发展后劲

      李玉斌身兼山东第二医科大学和滨州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目前带教两名硕士研究生;兼任青岛大学医学部、山东第二医科大学、滨州医学院理论教学老师。他注重课堂与临床的紧密相连,善于将前沿医学知识融入生动真实的案例中,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和实践能力。对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他通过临床带教、手术示范、病例分析等多种方式,指导年轻医生掌握血管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思路和基本手术操作技能,帮助他们顺利完成从医学生到临床医生的角色转变。同时,他为科室内的年轻医生量身定制培养计划,鼓励他们外出进修学习、参与科研项目,支持他们参加学术会议与技术培训,为医院和科室储备、培养优秀的后备人才。

      聚焦临床,潜心探索助力诊疗水平提升

      “临床是发现问题的源头,科研是探索答案的路径,最终目的都是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李玉斌聚焦血管外科领域关键科学问题,积极开展课题研究。近年来,他主持、参与多项省市级课题:临沂市科技计划项目“刺芒柄花素抗血小板聚集研究”、山东省中医药科技项目“刺芒柄花素抗炎机制研究”、宁夏重点研发计划“门静脉高压症诊疗研究”。截至目前,已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近3年发表SCI论文6篇,用扎实的科研成果为临床诊疗提供理论支撑。

      从临床到科研,从科室管理到人才培养,李玉斌始终以“深耕者”的姿态,在血管外科领域不断前行。他说,未来会继续以患者需求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动力,带领团队守护更多人的“血管健康”,为医院高质量发展、为区域医疗卫生事业进步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