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中心

【健康科普】流感高发,这些事情你要知道

2024-01-12

      1.什么是流感?

      流行性感冒(influenza,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也是人类面临的主要公共健康问题之一,被称为20世纪对人类危害最大的疾病。流感不仅带来了临床的负担,对经济也产生很大的影响。

      2.流感的易感人群有哪些?

       流感病毒对人群普遍易感,具有高流感并发症风险的人群有婴幼儿、孕妇、老人以及慢性基础疾病患者等。

      3.流感的症状有哪些?

      流感一般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体温可达39-40℃,伴畏寒、寒战、头痛、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痛、咳嗽,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颜面潮红,结膜轻度充血,也可有呕吐、腹泻等症状。轻症流感常与普通感冒表现相似,但其发热和全身症状更明显。
      4.流感应该如何治疗?
      在发病48h内尽早开始抗流感病毒药物治疗(如奥司他韦、帕拉米韦等),合理使用对症治疗药物,避免盲目或不恰当使用抗生素。充分休息,多饮水,饮食应当易于消化和富有营养。

      5.孩子出现哪些表现需与及时就医?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一旦出现持续高热、伴有剧烈咳嗽、呼吸困难、神志改变、严重呕吐与腹泻等重症倾向,应及时就诊。
      6.流感应该如何预防?
      疫苗接种是预防流感的第一道防线,一般接种流感疫苗2周内,机体可产生抗病毒的免疫力,接种灭活流感疫苗后产生的保护性免疫力通常可维持6-8个月,一年后显著降低。因此,流感疫苗需要每年接种,不管上一个季节有没有接种,仍推荐在流感季节来临前进行接种。
      7.流感的一般预防措施有哪些?
      (1)增强身体免疫力:加强营养,保证充足睡眠,增加体育锻炼,多吃水果和蔬菜。
      (2)适当增减衣物:关注天气变化,及时给宝宝增减衣物,避免着凉。
      (3)流感高峰期减少外出:应避免近距离接触流感样症状患者,流感高峰期尽量减少去人群聚集的密闭场所,减少聚集性活动。
      (4)保持良好卫生习惯:经常开窗通风,加强空气流通。出门戴口罩,勤洗手,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等遮住口鼻。
       (5)不带病上课:出现流感样症状时,主动自我隔离,外出公共场所宜戴口罩。及时就医治疗,以减少并发症的出现。

      作者简介

      孙学梅,临沂市人民医院儿童医学中心主任,儿内科主任、新生儿科主任、山东省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兼任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科医师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科医师分会感染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医学会新生儿学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重症专业委员会重症新生儿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妇幼协会新生儿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健康管理协会呼吸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临沂市医学会儿科学会主任委员,临沂市儿童质量控制中心主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