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中心

抗癌新利器——临沂市人民医院成功开展胸腔热灌注治疗术

2025-08-07

临沂在线讯(通讯员:周凯静 孙娇娇近日,临沂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成功为一名80岁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实施了胸腔热灌注化疗技术,标志着医院在肿瘤治疗领域取得了新突破。该技术通过将含有化疗药物的灌注液加热至特定温度,精准“烫杀”胸腔内癌细胞,同时不损伤正常组织,在肿瘤综合治疗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将为更多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带来新希望。

患者,男性,80岁,因“咳嗽、胸闷5天”入院,入院前患者胸部CT示“左侧大量胸腔积液”,在外院尝试过多种治疗方法,均未能有效控制积液产生,身体状况日益恶化。入院后经过内科胸腔镜检查,明确诊断患者为肺癌转移导致大量胸腔积液,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中心主任魏莉指导、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二病区主任韩平带领下,经与患者家属充分沟通,决定采用全身靶向治疗结合胸腔热灌注治疗术,并制定了完善、严谨的治疗方案和应急预案。

韩平带领团队通过胸部影像学明确病变范围,进行胸腔镜辅助置管,精准留置左侧上、下胸腔引流管,并先后为患者实施了3次胸腔热灌注治疗。每次治疗,将含化疗药物的灌注液加热至42℃-45℃,以1800-2000ml容量循环冲刷胸腔60分钟,全程均为恒温灌注,温控误差≤0.1℃,在长达60分钟的灌注过程中,医护人员寸步不离,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及生命体征变化,随时询问患者有无不适症状。灌注结束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无其他不良反应,耐受性良好,相关症状得到有效控制,现已顺利出院。

临沂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二病区在对抗肿瘤的征途上,从气管镜、内科胸腔镜的介入诊治,到气道及胸膜光动力治疗,再到胸腔热灌注治疗,每一次技术突破,都意味着生命希望的重燃。科室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秉承专业及创新精神,不断提高医疗质量,持续为患者提供更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热灌注治疗原理基于癌细胞对热的敏感性。人体正常细胞可在47℃高温环境耐受1小时,而癌细胞在43℃环境中即可出现不可逆损伤。胸腔热灌注治疗将灌注液加热至治疗温度,持续循环灌注入胸腔并维持一定时间,通过专业设备保持恒温,精准消灭肿瘤细胞。

胸腔热灌注适用于:(1)晚期恶性肿瘤伴发的恶性胸腔积液 (2)胸膜有弥漫性癌性结节者恶性胸腔积液(3)恶性胸膜间皮瘤。因其作用机制,具有独特的优势:(1)热效应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及诱导凋亡;(2)胸腔内用药,提高局部药物浓度,局部高浓度给药显著降低骨髓抑制、脱发等传统化疗副作用;(3)热化疗增敏协同作用;(4)机械冲刷作用清除滞留在胸腔内的癌细胞和微小转移灶;(5)促进脏壁层胸膜粘连和胸膜腔闭锁,利于胸腔积液吸收;(6)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和抗肿瘤效应。该技术应用便捷,耐受性良好,可显著提升恶性胸腔积液控制率,缩短引流管放置时间,延长患者生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