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血糖血压都知道,肺功能你知道吗?
慢阻肺已被正式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啦!
老王拿着最新的年度体检报告,疑惑的问道:
这个肺功能报告说我有慢阻肺了,严重吗?
怎么预防和治疗啊?
相信很多患者朋友们都有类似的困惑!
2024年11月20日是第23个“世界慢阻肺日”,今年的主题是“认识你的肺功能”,希望本文能让大家正确认识“肺功能”,以尽早识别慢阻肺等肺部疾病,拥有更长远的健康呼吸。
一、什么是肺功能?
肺功能检查,就是给你的肺做一个“健康体检”,看看它们是否正常工作。具体来说,是需要你按照医生的指令,对着肺功能仪吸气和吹气,用“数据说话”评估,主要监测肺功能程度是正常、阻塞还是限制,以及肺活量、气道的敏感性、气道高反应性。它通过对呼吸流速、容量、压力等的测定和呼吸气体成分的分析,来了解肺部功能状态。
监测肺功能可以早期识别肺部问题:慢阻肺、哮喘等肺部疾病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如果你已经出现慢阻肺、哮喘、肺纤维化等肺疾病,肺功能检查可以评估呼吸功能受损程度,预测急性加重风险等,指导治疗,医生会根据肺功能检查的随访结果,为你制定更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二、什么是慢阻肺?
慢阻肺病是一种异质性疾病,其特征为慢性呼吸道症状(呼吸困难、咳嗽、咳痰、急性加重),这是由于气道和/或肺泡异常所致,引起持续进行性加重的气流受限,确诊需进行规范的肺功能检查及胸部影像学、血常规等检查。
早期慢阻肺病患者的症状较轻,可能只有轻度咳嗽或者在爬楼等体力活动后感到,甚至没有症状,常得不到患者足够的重视;往往当病情进展直至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才想到就医治疗,但此时患者的肺功能往往很差,且治疗花费巨大但效果不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科普教育、早期预防、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亟待加强。
三、慢阻肺的危害有哪些?
慢阻肺患者如未得到规范治疗,会影响患者的呼吸功能,表现为反复的咳嗽、咳痰、喘息和呼吸困难,显著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慢阻肺的急性加重更能加速肺功能下降,增加住院率及再住院率,增加患者及社会的经济负担;影响心功能,逐渐出现肺动脉高压、肺心病等并发症;出现骨质疏松、焦虑、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并发症;并可能增加罹患肺癌的风险。
四、如何预防慢阻肺呢?
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出现气促、喘息、胸闷、咳嗽加重,发热,痰量增加、颜色和(或)粘稠度改变等,提示可能发生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需尽快到医院就诊。
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高危人群有哪些?
35岁及以上人群且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为高危人群:
(一)吸烟及二手烟暴露者;
(二)儿童期反复的呼吸系统感染者;
(三)接触粉尘及有害气体者;
(四)常暴露于生物燃料、厨房油烟、空气污染等环境中者。
六、怎样及时发现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当高危人群出现呼吸困难、慢性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症状时,需到医疗机构或呼吸专科门诊进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筛查,必要时需进行肺功能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
肺功能检查是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检查手段,提倡40岁及以上人群或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高危人群每年检查1次肺功能。做好慢阻肺病高危人群筛查、戒烟干预、长期随访管理、康复治疗,促进对慢阻肺病的早期预防、发现与干预,提高疾病的知晓率和控制率。
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如何做好自我健康管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可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积极开展自身疾病管理。
(一)要学会缩唇呼吸、腹式呼吸、简单的呼吸操等呼吸康复技能。
(二)要掌握健康的生活方式,外出做好呼吸道防护,戒烟,及时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疫苗。
(三)要正确、规律使用吸入药物,及时向医务人员反馈使用效果、操作方法和不良反应;定期到医疗机构或接受基层医生随访,每年至少做1次肺功能检查。
(四)要结合病情需要,在家中配备脉搏血氧饱和度仪、制氧机或呼吸机,储备急救药品。
(五)要学会识别病情的急性加重,当近期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较既往明显加重时,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肺功能不仅是肺部健康的衡量标准,也是全身健康的标志;我们可以通过肺功能检查提供慢阻肺早期诊断和治疗干预的机会。要像测量血压血糖一样测量我们的肺功能,尽早对肺功能进行评估,才能及时降低慢阻肺等肺部问题的风险;请认识您的肺功能,保护您的肺健康!
专家简介
魏莉,主任医师,教授,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中心主任兼RICU主任,兼任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中医临床药学分会常委、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慢性气道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医疗机构公共卫生管理分会委员、山东省医学会细菌感染与耐药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呼吸内科质量控制中心副主任、山东省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常务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呼吸疑难罕见病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变态反应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诊断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