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中心

不开胸消除梗阻,“一根针”为心脏“瘦身” 市人民医院熟练开展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射频消融术

2025-04-09

      临沂在线讯(王小彤 马洪亮近日,临沂市人民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团队一天内连续完成2例高难度超声引导下经心尖穿刺室间隔射频消融术(Liwen术),以“不开胸消除梗阻”的创新技术突破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高龄、高危患者的治疗禁区,降低了手术创伤,显著缩短了患者的恢复时间,也为更多无法耐受传统开胸手术的患者带来了希望

突破外科手术禁忌,微创射频重获“心生”

      “本以为无路可走,没想到微创手术就把问题给解决了!”57岁的孔女士4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憋气不适症状,半个月之前胸闷症状再次加重,多次行心脏彩超提示“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左室流出道压差达118mmHg,二尖瓣SAM征明显,返流中-重度,手术迫在眉睫。但是她同时合并乙肝肝硬化,肝功能受损,无法耐受传统的开胸手术。入院后,心外科、心内科、麻醉科、超声科、监护室等多学科对患者情况进行讨论后认为,若不及时干预和治疗,患者的病情会进一步加重,甚至有猝死的可能。尽管困难重重,但心外科团队凭借多年来处理高龄高危患者丰富的临床经验,结合心脏彩超、心脏核磁共振等检查及风险评估后,认为患者在整心功能后具备经皮室间隔穿刺室间隔射频消融术的指征。当然,这一决定也为手术团队提出了严峻挑战。

      手术当天,在麻醉科、超声科、手术室等均安排精兵强将配合手术,心外科马洪亮医生联合麻醉科焦紫耀医生,以高超的手术操作技巧及精确的超声引导,成功为患者实施了射频消融术。术后患者左室流出道压差即刻下降,二尖瓣SAM征消失,无出血及传导阻滞等并发症,手术顺利结束。出院前复查心脏超声显示左室流出道压差28mmHg,术后一个月复查左室流出道压差20mmHg,二尖瓣返流仅为轻度。

导管消融两年后复发,穿刺针解决老人胸痛胸闷

      62岁的赵女士是当天Liwen手术“接力”的第二位患者。两年前,她因“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行内科导管消融手术,术后梗阻减轻。但近一个月来,不间断的胸闷、胸痛再次将她推向生死边缘。她再次来到我院就诊,心脏彩超提示: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左室流出道压差达72mmHg,二尖瓣SAM征严重。经心脏中心团队评估,认为微创Liwen术式是更适合该患者的治疗方案。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后,手术团队通过超声引导,精准操作将射频消融针送入指定位置,消融后患者流出道压差即刻显著下降,术后即刻清醒拔除气管插管,第二天即下地活动,胸闷症状即刻缓解。出院前复查心脏超声显示左室流出道压差29mmHg,术后一个月复查左室流出道压差33mmHg,二尖瓣SAM征消失,返流轻-中度。

      心外二科主任李勇主任医师介绍,Liwen手术是经心肌穿刺抵达肥厚室间隔进行热消融,使左室流出道梗阻减轻或消失,从而改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临床症状。该术式具有不开胸、不停跳、路径短、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但是对手术团队技术实力,包括超声、麻醉、重症监护等配合人员都有很高要求。本次一天成功为两位患者实施手术,充分展示了市人民医院多学科团队作战能力迈上新台阶,救治急危重症心肌病患者的水平再上新高度。Liwen手术的常规开展也为更多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带来福音。

 

      什么是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肌病,主要表现为心肌非对称性肥厚,尤其是室间隔肥厚,导致左心室流出道梗阻,患者会出现胸闷、气短、晕厥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猝死。

 

      传统治疗方法的局限性:

      传统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外科手术和内科导管射频消融术。药物治疗效果有限,外科手术创伤大、风险高,而内科导管射频消融术存在复发率高等问题。

 

      微创Liwen术式的优势:

      微创Liwen术式是一种新型的微创治疗技术,该技术通过经心尖途径,在超声引导下,利用射频消融针精准消融肥厚的心肌,从而解除左心室流出道梗阻。与传统治疗方法相比,微创Liwen术式具有以下优势:创伤小: 无需开胸,仅需在胸部一个穿刺针眼;恢复快: 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疗效确切:可有效解除左心室流出道梗阻,改善患者症状;适应症广:广泛适用于各种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患者。

临沂市人民医院心脏中心拥有一支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的心脏外科团队,在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中心率先开展微创Liwen术式,并成功应用于多例复杂病例,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专家提醒: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是一种严重的心脏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至关重要。如果您出现胸闷、气短、晕厥等症状,请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