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中心

一面锦旗背后的暖心守护

2025-10-16

      临沂在线讯(王小彤 胡金红10月11 日上午,临沂市人民医院河东院区神经内科的病房走廊里暖意融融,患者刘某的家属手持一面鲜红锦旗,激动地递到护士长申恒花手中。锦旗上“医术高精湛,服务暖人心”的金色大字格外醒目,每一笔都饱含着对医护团队的深深感激,也映照着这段突破诊断困境、重获健康希望的医患情谊。

      回溯诊疗历程,患者刘某曾经历长达两年的病痛困扰与诊断波折。此前,他先后被诊断为脑梗死、颈椎病、抑郁症,对症治疗后症状非但没有缓解,反而持续加重,肢体震颤、行动迟缓等问题逐渐影响正常生活,让他和家属备受煎熬。直到转诊至河东院区神经内科,刘运涌主任接诊后,并未局限于既往诊断结论,而是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与严谨的诊疗思维,为患者开展系统查体、影像学检查及神经功能专项测试。通过细致比对症状特征、梳理病史脉络,最终突破诊断瓶颈,明确刘某所患疾病为帕金森病,为后续精准治疗奠定了关键基础。

      住院治疗的六天里,神经内科医护团队用专业与温情筑起守护屏障。刘运涌主任带领医生团队坚持每日多次查房,俯身询问患者身体感受,细致观察症状变化,哪怕是细微的肢体震颤频率差异、精神状态波动,都纳入病情评估范畴,及时调整药物剂量与治疗方案,确保诊疗方案精准适配;护士团队则24小时坚守岗位,严格按照时间节点为患者输液、发放药物,定时监测生命体征,将护理细节落到实处。与此同时,医护人员更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 —— 考虑到刘某因长期诊疗产生焦虑情绪,护士们常利用护理间隙与他聊天,耐心倾听诉求,用通俗的语言讲解疾病知识与治疗进展,一点点缓解他的心理压力,让病房里多了份家人般的温暖。

      在团队的精心诊疗与护理下,刘某的病情迎来显著改善:肢体震颤幅度明显减小,行动迟缓的症状大幅缓解,原本因病痛压抑的精神状态也变得开朗起来。出院当日,刘运涌主任与申恒花护士长还为患者及家属开展了一场“定制化”的出院指导,对患者居家康复进行了事无巨细的指导,包括药物服用时间与剂量、饮食禁忌、康复训练动作及频率、复诊时间节点等。

      这面锦旗,既是患者对医院诊疗技术的认可,更是医患信任的见证。从诊断困境到精准确诊,从病痛折磨到症状缓解,医务人员用专业打破诊疗壁垒,用温情抚慰患者心灵,不仅给予患者精准高效的治疗,更以实际行动践行了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的医学初心,让医患之间的温暖情谊在守护健康的过程中愈发深厚。